项目描述:速锐得OBD车联网的新商业模式8个月前,有个叫“行车记录仪”的东西大卖短暂风光后便进入低增长期。与一切快消类电子产品一样,众多品牌蜂拥而出,不到一年就陷入价格战,很多企业扎死在这里头。因为在移动互联网...[详细]
速锐得OBD车联网的新商业模式
8个月前,有个叫“行车记录仪”的东西大卖短暂风光后便进入低增长期。与一切快消类电子产品一样,众多品牌蜂拥而出,不到一年就陷入价格战,很多企业扎死在这里头。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,他们只能通过地面安装点,来销售硬件并提供售后服务。这让产品的毛**过多地用在渠道上,品牌商和硬件生产商空有一身技术,却很难提高净噌噌往上窜。
那么,移动互联网能改变这个行业吗?
我们先来看看速锐得OBD车联网的新商业模式。他们技术实力排在国内前三。之前,它的产品一直外销。随着海外经济不景气,他们开始考虑进入国内市场。但在调研完类似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通路后,他们退却了。因为对一个技术型的企业来说,自己搭建一个好用的市场体系实在太难,而通过渠道走,**又太低。因此他们一度打算方式开拓国内市场。
这个时候,他们遇到了一个移动化联网团队。几经洽谈,他们打算建立一个移动应用,让驾驶者可以通过OBD硬件,实时诊断汽车状况。而且这些诊断都是专职级别的。诊断后,驾驶者不仅能通过移动应用实时向专职的服务商资讯,并预定维修保养服务,还能在公众平台上发布自己对汽车故障提醒的困惑,已获得更专职、更广泛的技术支持。
如此涉及商业模式优势在哪里?
我认为关键的一点,是高度提升了他们把我销售对象的准确性。起初,他们可以和精通移动化联网应用的团队合作,开发出更多基于驾驶者诉求的移动应用,如实时路况、行车行为记录、违章查询、服务预订等。这些应用可以用来发展波用户(当然,目前有现成的移动产品可以直接导入用户)。当他们在这波用户中推介OBD硬件时,一旦形成预订,用户对OBD产品的需求度,会比通过其他硬推方式获得用户更忠诚。
此外,嫁接了移动应用的产品,由于提供了更丰富的社交及实施查询预定功能,反过来增加用户对硬件的使用次数和产品粘性。而且,OBD套件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的**服务功能,增加创收模块,进一步提高噌噌往上窜。
或许有人会说,是OBD产品特有的属性,才让这个商业模式设计的可行。但大家不妨想一下:大部分汽车领域的周边硬件产品,都有与用户实时沟通的需求。移动互联网在满足这个需求的同时,还能提供丰富的应用体验,让用户在使用的同时,支出硬件消费,何乐而不为?
下面我来总结一下:移动互联网为汽车领域带来新商机的几个特点。
1、其随身性和实时性,与汽车消费高度契合。反过来说,汽车消费在没有移动互联之前,很难形成的用户沟通体验,恰恰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。
2、其双向沟通功能,可以有效的整理行业服务商的服务产品性价比。这技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,又能帮助诚信的商家提升服务质量。
3、其公众发布功能,让每个用户都变成媒体,从而对行业服务形成监督。这将把行业引向理性和市场化,让大部分对车不了解的开车族,有更多专职化的消费选择。
4、其丰富的**服务,能增加服务商的创收手段,提升服务种类和总体噌噌往上窜(主意是总体,不是个别)。
5、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渗透,会给跨行业设计商业模式带来更多通道,提供更多商业模式创新机会。
汽车智能化是必然趋势,所有瞄准OBD的应用,都就爱那个被汽车厂商的智能系统所吞噬。如果我们的目的只是做个项目卖给汽车厂商,这并不是个好思路。除非做项目的都是内部人,本身就能接触到汽车厂商后台的那些数据。而且,虽然目前有很多汽车发烧友有改装需求,但这个领域也太小。其次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汽车是个好场景,但更有规模化愿景的商业模式设计应该是针对通俗、大众需求的东西。比如更有人性化的导航方式、就存在着很多可颠覆的机会。又比如,环境信息点和人的频繁互动,还有吃饭、加油、拼车等,这些才是功能轻量化,面向百万级别用户群的好模式。现在关于汽车的应用市场还很蓝,我们没必要马上钻那些难以进入的牛角尖。第三,至于速锐得的模式,发展方向是专注企业服务,然后再打数据的平台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起点,新技术手段的兴起,总能给原有行业带来新的机会。